在数字化进程中,标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指出,从现实世界的标记识别,到将标识体系从“局域”拓展至“广域”,其在实现万物智联、促进互联互通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性的阶段成果,一是自主可控的基础设施保持稳定运行,380多个二级节点覆盖47个重点行业和全国31个省(区、市),累计标识注册量突破6291亿,接入企业超过47万家。二是关键技术标准有序发布开展实施,标识解析领域在研技术标准累计百余项,针对标识注册、权威解析、二级节点等重点方向,已经发布了一批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三是重点行业和领域创新应用成效显著,逐渐形成涵盖生产质量管控、供应链协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9类应用模式20种典型场景,并建立15个行业的垂直领域融合应用方法论,形成线缆、船舶、汽车等行业标识实施路径。
金键表示,产品数字护照依托标识解析基础设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创造显著价值。横向而言,标识解析体系能将产品在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产生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关联整合,通过产品身份电子化和绿色可持续信息透明化,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纵向来看,产品数字护照贯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全环节标识将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风险监测和评估筑牢根基。该体系的建立,不仅将在国内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为我国产品数字护照在国际舞台上与全球产业数字化进程接轨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键进一步指出,以“互认”代替“接入”将成为我国应对产品数字护照发展趋势的关键策略。在ESPR法规背景下,欧盟计划建立与其海关单一窗口互联的注册管理中心,用以维护产品相关注册登记信息,这一举措将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从全球化视角审视,“互认”意味着我国产品数字护照体系将基于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国际体系在技术标准、数据规范等核心层面实现相互认可。对于我国产业而言,我国自主可控的产品数字护照体系建立,将降低企业在数据对接、系统改造等方面的成本,使企业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创新与质量提升上,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增强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与核心竞争力。
基于以上的背景,微品致远作为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微品致远DPP产品数字护照解决方案针对企业节点推出了标识解析应用软件系统产品,包含了企业应用标识解析的基础产品及丰富的应用集群,利用标识解析应用产品,企业可以快速搭建企业标识解析应用体系,快速应用标识解析。通过多年的实践应用,标识解析应用产品已经覆盖了企业在数字化集成、一物一码管理、供应链协同、研产存销协同、产品质量追溯、智能生产协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营销、售后服务、设备运维保养等企业生产运营全流程的刚需应用场景。
微品致远是国内领先的数据智能技术公司,由中国国新、中国再保险、建设银行建信资本等央企基金及深创投、深投控等深圳国资战略投资。公司是国家重点软件企业、广东省产业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中心、深圳专精特新企业,拥有AI、大数据、物联网等发明专利数十项,各类软件著作权超过200多件。公司核心业务聚焦于实体产业AI+,重点服务于电信运营商、政府及大企业集团、泛园区及核心科学设施、制造业等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